能感知一克重量差异,荆楚人形机器人拥有“触?
编者按:在10月底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,我省取得了优异成绩,共获得金奖5枚、银牌12枚、铜牌22枚。近年来,省委、省政府认真实施人才强省战略,把博士后作为重要战略人才,对标加快完成历史使命的支点,围绕“博巨楚天”品牌,研究出台加强博士后工作从新到岗的19项系统措施ERA法,建立全覆盖保障、全资金周期、全方位支持体系。省博士后专项资金从2016年的384万元猛增2019年至2024年达到2亿元,预计2025年突破3亿元;拥有博士后科研平台468个,覆盖我省各主要产业领域和主要学科;现场博士后研究人员5000余人,累计培训15000人次。今后,本报将推出“相聚楚天,共筑支点”系列报道,探访本次全国赛湖北奖获奖项目团队,感受博士后在湖北支点崛起中的成长与感悟。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成龙通讯员褚仁轩“这双基于视觉和触觉融合的多维传感灵巧手,可以灵敏感知1克的重量差异,并根据物体的重量自动调整握力力度。” 11月6日,智能制造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华中科技大学的“荆楚人形机器人”项目技术研发负责人、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张宇浩向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介绍。近日,团队自主研发了荆楚人形机器人磁力触觉灵巧手。通过在抓取手上安装视觉传感器,手可以近距离识别物体的形状和特征,并以适当的力更准确地抓取物体。 10月28日,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福建省泉州市落下帷幕。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团队研发的这款人形机器人项目一举夺得金奖。当前,仿人机器人技术正在加速进化,已成为新的高度技术竞争的土壤。 2024年3月,《湖北省仿人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工程实施方案》发布,为荆楚仿人机器人的成长按下了“加速键”。在华中科技大学丁涵院士的指导下,张宇豪和他的伙伴们大胆地进入了基础技术的“无人区”。 “在仿真研发中,国际上大多数仿人机器人选择的技术路线是旋转电机驱动。一般来说,机器人的每个关节都是一个旋转关节,当这些关节组合在一起时,机器人就可以通过旋转来实现运动。”张宇豪表示,他们选择的技术路线是直线电机驱动。与旋转驱动相比,直线驱动具有自锁机构。机器人的关节可以锁定在固定姿势,能耗低,有利于提高工业机器人的电池寿命。实际生产场景。虽然这条技术路线充满看点,但张宇豪和他的同事们应该在控制算法和关键部件上实现“0到1”的跨越。他说,正是湖北优良的科技环境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。